在线亚洲成人/中文字幕我不卡/涩五月婷婷/日日添日日鲁日日夜 - 99re国产精品视频

VR測評|VR博物館=特殊時期逛展新方式?
發布時間:2020-03-05

云旅游的體驗感到底怎么樣?

20年代的打開方式讓人一言難盡。

從開始的“這不礙事兒”,到“真的太讓人絕望了”,到“我終于理解狗子在家等我一天我卻不帶他撒歡兒的心情”,再到“我想上班,球球老板讓我上班”。

從柴米油鹽到風華雪月,我們的生活習慣被迫“云化”。但總有些領域,即使順應著大環境趨勢,結果也一言難盡呢。

比如,VR旅游的尷尬不能只我一個人承受,今天就來吐槽吐槽前段時間火爆全網的云旅游。

云旅游

鎮江景區

鎮江景區的體驗算是中規中矩吧,景區推出了360°VR全景導覽,可欣賞多個景點的美景,如金山、北固山等。聽到“金山”,我就想到了“水漫金山”這個典故,心想著莫不是同一個金山,于是就掃了二維碼進入。

圖片來源:鎮江金山景區官網

頁面十分流暢,開篇就是360°的全景俯視圖,還有多個高度可以選擇。隨之講解聲響起,內容比起其他的講解來說算是通俗易懂。語音講解上來就直奔重點,馬上就解決了我的困惑——此金山就是《白蛇傳》里的那個“水漫金山”。瀏覽過程是跟著方向標,體驗感一般,倒是因為地點有趣就多了一些樂趣。鎮江的金山叫“金山”,是法海法師刨地時挖出了金子,那這就可謂是“實至名歸”了。另外講解的字里行間里透露出來對《白蛇傳》丑化法海的憤憤不平,讓從一個有名望的法師從此變成了一個破壞美滿婚姻的人。項目的每個景點都會講其由來的典故,還是值得一聽的。

圖片來源:鎮江金山景區官網

畫面看近景雖然做不到特別清晰,但像素還可以,也沒有出現很多景區因銳化過度導致風景看起來較假。比較有趣的是,不但有正常視角,還可以玩一些“騷操作”,提供了小行星、魚眼、水晶球三個視角。

我覺得做得不夠好的是部分景點的視角缺失問題。講解說可以看到江,結果只有亭子的視角,沒有望江的視角,而畫面中圍欄的周圍,那些正在開心拍照的大叔大嬸們更我體會到了一絲尷尬。講解說有6500+的植物,然而完全沒有途徑進到園子里看植物,看到的只是普通的風景。這種感受仿佛就是在游戲中走到了沒有場景觸發的死角,尤其是講解還告訴你這是個應該有場景的地方,這就讓人非常掃興了。

項目鏈接(復制網址觀看):

https://b0z.cn/000lTZ

全景故宮

圖片來源:故宮博物院官網

故宮是一個百去不厭的地方,我之前在北京時,周末得閑了就會去故宮溜一圈。但和鎮江景區的VR旅游相似,全景故宮也做得中規中矩。瀏覽過程跟著指示,配有文字說明和解說,亮點泛善可陳。唯一的亮點是增加了故宮雪景,但場景很少,做得也不夠精細,難以讓人真的眼前一亮。看網上網友分享的故宮雪景攝影可能還會更有意思一點。如果說短期內要增加些什么亮點的話,建議故宮把網紅御貓“魯班”、“花花“和它的兄弟們都搬進VR場景來,這樣至少讓吸貓人士有了繼續云逛故宮的動力。

項目鏈接(復制網址觀看):

https://b0z.cn/000lTb

VR故宮

提到云看展故宮,全景故宮的訪客絡繹不絕,我在網上還找到了另一個VR故宮項目。不管三七二十一,先掃個二維碼進去看看。

參觀分為三個建筑:“養心殿”、“靈沼軒”、“倦勤齋”,每棟建筑的進入動畫都非常優雅,進入后每個建筑也都挺精致的。雖然同為一個頁面中的三棟建筑,但展現方式各有不同,我推測應該是分成不同的小項目完成的。

圖片來源:故宮博物院官網

“養心殿“可以自制小盒子進行VR觀看,較為新穎。它的每個房間都是打通的,所以觀感和其他云看展項目略有不同,每個地點都有箭頭指示,很多物體也有被標記(帶有介紹),所以參觀“養心殿”就有了一種跑酷找線索的感覺。

“倦勤齋”比起“養心殿”就更像一個游戲本了。進入之后會有導游帶領你,你還可以和她互動,甚至一起“修復文物“(手動拼圖)。最可圈可點的是它加入了在每個房間行走參觀的體驗,由瀏覽者自己走去房間,而非選項的簡單跳躍,讓人更有沉浸其中之感。

圖片來源:故宮博物院官網

“靈沼軒”是我最喜歡的建筑,頁面進入后滿眼銀杏樹金碧輝煌,主建筑周圍被水環繞。但和上面兩個相比,這個是真的沒什么可逛的。靈沼軒可以選擇兩個模式,另一個模式中沒有銀杏樹,主建筑也只剩下鋼結構,讓人十分疑惑。查了下資料才發現前面的模式是用數字化技術對“靈沼軒”的虛擬復原,而后者才是現實,令人大吃一驚。

總的來說,VR故宮系列各有亮點,但有一點特別讓我想吐槽,就是這三個項目的建筑全部太像效果圖了,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玩游戲,體驗感和當年玩《楚留香》沒啥區別。“靈沼軒”是數字化復原,但也期待今后在這類復原項目上可以使用AI技術讓畫面更有現實感,畢竟AI現在已經可以做到復原人像了。“倦勤齋”是我目前見過的、唯一一個在行走時加入了體驗感的。當然代價就是開啟時間會比較慢,也容易卡。但要真正做好云旅游,我認為這種行走的沉浸感是必不可少的,畢竟旅游大多數時間也都是走在路上。

項目鏈接(復制網址觀看):

http://v.dpm.org.cn/

云展覽

陜西歷史博物館

圖片來源:陜西歷史博物館官網

打開陜西歷史博物館的云看展界面,一股異于其他展覽的“樸素之風”迎面吹來。無論是導航欄,還是指引箭頭,仿佛是十年前用最簡單的HTML實現的。畫質更是只能用“渣”一個字形容,放大之后仿佛滿屏馬賽克。路線都是單程路線,甚至沒有選擇。大部分展品只能遠觀不能近看,可以觀看的藏品放大后也只有圖片,所以只能看到正面的樣子。設計邏輯簡單、渣畫質、界面簡陋,讓這360度的全景視角顯得幾乎沒有意義。

項目鏈接(復制網址觀看):

https://b0z.cn/000lTr

大唐風華

大唐風華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與陜西歷史博物館和辦的展覽。同樣是云看展,這個展覽還是比陜博自己辦的要靠譜得多。無論是畫面清晰度、導航、配樂,還是展品可以近距離觀看的數量,都是遠超陜博的。展品在近距離觀看時,會展現圖片和簡介,部分展品有多張不同視角圖片。展覽展出了唐代鼎盛時期的代表性物品,如陶俑、仕女圖、壁畫、墓志等,雖然技術平平無奇,但對唐朝文化感興趣的朋友還是值得一看的。

項目鏈接(復制網址觀看):

https://b0z.cn/000lTS

無問西東 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

圖片來源: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

同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展覽,雖然技術上也做得一般,但展品非常豐富,因此小編極力推薦這個展覽。無問東西不僅展出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中國元素,也展現了西方藝術對中國藝術的影響,從而體現中西文化的交融,非常有故事性。很多重要展品都可點擊查看詳細圖片和簡介,遠距離觀看的精度也不錯,值得一看。

(展覽東西比較多,可以通過下面的地圖快速選擇,建議選地圖和油畫效果會比較好)

項目鏈接(復制網址觀看):

https://b0z.cn/000lTF

穿越建筑:戈登·馬塔-克拉克的十年

圖片來源: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

看了那么多歷史文物和風景,當然要再看看當代藝術了。《穿越建筑:戈登·馬塔-克拉克的十年》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的。展品是個人比較喜歡的,作者通過切割建筑來解構空間和揭示秘密。

這個展覽可選取的視角較多,像馬塔-克拉克的自然生物與能量的畫作,按1970-1977的時間軸順序進行了分區。每個分區對應一個場景。雖然長展臺這類的場景下,仍無法看清所有展品,但就逛展體驗而言也沒有太影響,畢竟上海周末去看展也是人山人海,不一定能看到所有展品。

圖片來源: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

展覽另一點就是每個場景下,可以通過放大仔細觀看任何想看的東西。無論是畫還是文字。比起大多數展覽的無法觀看細節,這個展覽優秀了很多,精度更高。而放大和縮小產生的距離感,模擬了我們在看展中走近和走遠的行為。走近時可以仔細看這個展品,走遠則可以看到展覽的布局和其他展品的概貌,是一種更讓人沉浸的手段。

這個展覽的技術體驗是我在所有云看展中最推薦的,簡潔流暢好操作,也比較接近實體觀展。

項目鏈接(復制網址觀看):

https://b0z.cn/000lTe

讓·努維爾:

在我腦中,在我眼中……歸屬……

圖片來源: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

同樣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建筑相關系列,使用的技術和馬塔-克拉克展幾乎相同,就不展開贅述了。入口的設計我非常喜歡,漆黑中燈光打在幾行字上“無知的認知,不合理的理性,片面的真理,皆由缺失想象所致。”

展覽反對了標準化、可復制、無根基、數字化的建筑形式。使用數字化手段的線上展覽,卻是一個控訴數字化的展覽,這種反差非常有戲劇性。當然因為展品多為裝置和影片,既不能播放影片,又無法多角度展示展品,在體驗上肯定是次于馬塔-克拉克的展覽的。

項目鏈接(復制網址觀看):

https://b0z.cn/000lTl

青策計劃2019

圖片來源: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

還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展覽。青策計劃的封面是一個動畫,讓海報動了起來。展覽有兩個主題:“末路斜陽——‘聲名狼藉者’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”展現了微小個體與權力的糾纏;”平行,似存在,未完成:行進的藝術工具”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有趣裝置,展示了藝術家的創作工具和創作過程。

圖片來源: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

青策計劃展覽上有大量藝術裝置,其中不乏一些互動式裝置。在這種情況下,視角和互動的缺失使得展品的魅力打了折扣,所以是否能在線上參觀的同時也保留下互動的可能呢?不過這個展覽的裝置新奇且大個兒,對裝置感興趣的還是值得一看的。

項目鏈接(復制網址觀看):

https://b0z.cn/000lTL

結語

你有多久沒有吹吹小風,來一次遠足了?你又有多久沒有看看展覽,梳理下心情了?

每一次愉快的旅行,每一次奇妙的逛展,都離不開“共情”。原本失去了氣味,失去了聲音,失去了空間感,已經讓VR觀展變得有些艱難。而如果各個景區對VR展區的定義就是上傳全景照片的話,那么真實感和誠意也會消失。

沉浸式的體驗固然依賴技術,但是不要忘了,沉浸的主體永遠都是人。有情感,有故事,有記憶的人。樣板房式的全景展覽并不會讓一個人感覺共鳴,但真實可感的細節可以。

所以,故宮你真的不考慮在養心殿里養幾只喵主子嗎?